現在聽的
如果重來的話,會是這樣
聽了一個月,很不錯。
不像是 2-3瓦的小雞。
2-3瓦是客氣的說法。
因為是雙聲道。每聲道應該有2瓦的實力。
電容不抖,只是太熱了。
如果重新整裝出發的話,會這樣做。
1. 架構:
一樣的架構,4屏併聯5842管,低放大倍數的前級管 直接交連驅動。
只要有穩定的B+1電壓,V2電壓幾乎不會受管子特性、管子壽命老化的影響,因為陰極電阻沒有旁路電容,有局部負迴授。
也因為V2電壓穩定,V3電壓也隨著穩定,變化只有5842管子偏壓差異引起的些微0.x V的變化。這不超過 1 V的V3電壓變化,相當於 V3 本身50 V不到 1%。意味著 5842屏流 Ip2不受工作屏壓Ep2的影響,屏流Ip2= V3/Rk2, 容易掌握 .
2. 驅動管:
5842偏壓工作點 約在 2.5V上下,class-A1工作時正負擺幅只在 2 V-rms之內,對於輸入訊源,如 CD,電腦網路收音機 直接 1 V-rms時,照理放大 數倍就夠了,可以選擇輸出內阻越低越好的管子。
因此 12BH7 比6SN7好。
5687 或 7119又比 12BH7好。
如果挑 7119, 工作點 Ep1= 50 V, Eg= 1 V, Ip= 10 ma 負載 4.7k時,放大倍數約 10, 需要的話,還有 – 6 dB負迴授的空間。
如此的輸出阻抗 約2kr,有利於高頻的保持不墜。
就算它 5842併了4屏,最壞算它輸入的電容高到 500 ppF,還有高頻維持不墜。
1/(2-pie * 2000r * 500 ppF)= 160,000 Hz @ -3 db
3. 5842工作點:
難得找到法國 這家公布的資料,特性跟他家不大一樣,但是比較容易看出屏流ma 變化對於放大因素 K, 互導S, 屏內阻 rp , 三者的影響。
可以說 放大因素 K一成不變,而互導S, 屏內阻 rp跟隨 屏流做相當大的變化。
屏流大,有利於互導S, 屏內阻 rp,輸出變壓器較低的圈數比,意即整體有較大的電壓放大,或對喇叭有較大的控制力。
結論是:在 200 V屏壓上限之內,盡量提高屏流ma讓屏熱耗 P= V* ma還在4500 mW之內工作。
一般像是 Raytheon 只有 屏壓 V 屏流 ma的變化圖。
4.線路圖:
整流管採用旁熱管5AR4=GZ34比直熱管 5U4G多整出 20V。一機兩插之後,得到高壓、低壓兩種版本。
5842陰極電阻發熱量 8*53V*26ma =11 W比現有的 8*75V*20ma = 12 W少一點。
5.虛擬實機:
電源B+需要 240 mA淨值。現有的power transformer只有 175 mA,要換掉。
原有10 吋*12吋機殼夠用。
Power transformer 跟output transformer距離不用拉那麼大。因此機殼可以橫擺。
7119單管領軍在前排,左右兩支鋁罐電容靠近 兩邊的 output trans。
8支5842一字橫著排開,跟在 7119後頭。距離拉大、散熱好。
整流管跟 power trans也跟choke在最後排。
鋁罐電容因此可以離開遠一點,不發抖、不受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