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3日 星期日

直交417A併聯4屏-之1-舊瓶新酒


右下角的機子 2005年出生  取名 <發久久>








用了不多久,燈絲電源線圈燒壞,拔掉前頭兩個5u4, 換了晶體整流,改名 <發不久>



現在抓它過來, 裝上 8支 417A, 填上 6SN7放大管,  補回 5U4整流管,  再改名 <舊瓶裝新酒>

 


1.緣起:


下面照片是三年前,完成、取名<百鑽機>的417A單端、單級放大,推動電腦喇叭,兼接 耳機。


兩支417A工作在 Eb= 180 V, Eg= -2.5 V,  I=17 mA, opt load= 2.5k/8-speaker。竅門是power Tansformer需要掛在機殼外面,才能避開哼聲。


聲音非常清楚,原因是只有一級放大25倍 這支高互導的管子,多段RC濾波,沒有choke,要壞聲也難。










之後一直有直交、兩段放大、417A多屏併聯的念頭,記錄在年前的<5687併聯多管機>


http://tw.myblog.yahoo.com/stein-hsu/article?mid=1788&prev=1851&next=1774&l=f&fid=13


裡邊提到,最擔心的是多屏並聯會不會引起震盪的問題。


Diyer的樂趣是: 要事先規劃,一定有期待,也許有成功的滿足感,當然更多的是挫折跟失望。


不過一步一腳印,困而學之,所得銘心刻骨,不足為外人道也。


 


下面照片是斷斷續續,花費兩個月完成的4屏417A併聯、單端放大、6SN7驅動


、直接交連的<舊瓶裝新酒>機。可以耳機監聽。




 


2.線路圖:


黑字是設計預估工作值,紅字是試機 110 VAC跟 100 VAC實測值。


417A工作上限 200V, 熱耗 4.5W, 取 Ev= 150-200 V之間,175 V- 2.5 V-18 mA中值。


陰極電熱之間,電位差要求 50V之內,因此掛在 90 V。(實際應用在phone amp 150 V陰極沒有掛電位,用了一年多沒事)。


陰極RC原有的 560R-250 uF沿用原機已經拉的,沒有拿掉,沒甚麼意義,試機之後,250 uF拿掉了。但是 560太高,會增加417A內阻 41*0.56=23k.


因為偏壓只有2-3 V,直交之後,只要6SN7輸出電壓定了,屏流幾乎由 陰極電阻決定,在這裡 560+500 =1060, 決定了每屏 72/4= 18 mA。


試機實測供電 110-100 VAC的結果,工作在 Eb= 175-145 V, I= 4* 18 mA


為了保證6SN7輸出電壓穩定,加了 Zener = 120 V (實際 126V。不加時 I=18 mA變化不大,糙音 也沒有減少)。


Grid stopper原來1k,實際不夠大,有一兩支電流超大,應該是震盪,加大到 2.7k - 3 k才消除。配線不良可能是原因。




上面 圖 100 VAC, 下面圖 110 VAC 供電 紅字實測值



 


直熱整流管 5u4在辦公室 100-103 VAC偶而有放炮、爆裂聲。


在家裡110 VAC改插上 旁熱GZ32 (比 GZ34小一號),不斷燒 3A 保險絲。換上照片上的大<冰淇淋>直熱管  不燒保險絲。是否震盪引起的未知曉。


耳機有相當大的哼聲,這是意料之中,但是為了監聽,還是保留。加上 - 6 db負迴授之後,耳機哼聲勉強接受。




 


 


3.硬體拆裝:


下面的照片是2005年原有的ECC99取名<發久久機> 的內部接線。


現在拿下中間的大power transformer,換上小一點的。

8個9腳插座給417A。


前頭兩個大8腳原來是整流管5U4用的。撥一個給6SN7.


左右兩個把手拿掉,改一個到後頭。


右手RCA輸入改到後頭。保留一個孔給 耳機插座。


3支大煙囪鋁罐電容200+150 uF留著。



有6對 白色RC遮蔽引線接連陰極、共地。保留5對。


choke 4個拿掉一對。


6個電容交連拆掉。


拆到一半,如下照片



重新接線半途照片




重裝之後,還是像鳥巢




 


完成試機,插 5u4整流管,右手邊 插耳機。




 


聲音之好,值得重新打造,找大一點的新機殼,遠離 power transformer and  output transformers, 管子重新排列。


它正面臨<斷頭>成仁取義的命運。


斬首之前的內部跟外觀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日本蕃薯



平平是日本進口的蕃薯,產地是德島的要價 ntd 199,- 宮崎的是一半價  ntd 100,-



外皮差不多。


但是跟台灣本地的顏色不一樣。




一起 放在 大同電鍋 連續 蒸兩次,每次加 10 c. c. 水.,需要約2*30分鐘。



便宜的會脫皮。


切開後,不仔細看,看不出差別。




吃起來差多了。


寧可吃一條味道像栗子的德島地瓜,不要吃兩條味道跟本地蕃薯一樣的宮崎地瓜。


1940年代,蕃薯要<剉籤>、曬乾、裝在麻袋儲存,摻配白飯,也煮給 豬吃的。


新營土庫的阿嬤,挑這樣小的蕃薯,煮一大鍋,放在大竹籮上,曬乾三天,送給 我們。吃起來像 柿子乾、柿餅,美味讓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