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機子銅鐵特別多,超過20公斤,2004年做好,不好搬,一直擺在辦公室。有時接壁掛小喇叭聽,只覺得細節很多,像清純少女發聲,特別是聽吹氣樂器 clarinet, Bassoon 時。
近日有機會到一位好友H家裡,比較我 DIY 的三樣單端機;最近的12AX7-direct coupling 6AS7G, 舊的8支 ECC99電容交連SE之後,主人H 認為這重量級的 shunt feed EL509 最好,是我的旗艦。
因此我把線路重新整理,貼出來解釋一下。
這機子架構有些難懂,特別是cascode輸入放大,EL509掃瞄管sweep tube 以及用第二簾柵 C2=screen極做screen drive or enhanced Triode,還有把Choke當負載,output transformer透過電容,做shunt feed 併聯負載。
這幾點 有必要分開解說。
1. Sweep tube EL 509/519:
10年前 Svetlana 網站上貼有 美國佬Bob Daneilak實做,拿EL509作single ended, 固定柵極grid bias -33V, 以這支Beam Tetrode 的screen C2柵簾偏壓Ec2 控制屏流, 得到下圖的屏特性。放大係數amplification factor mu也有30,線性雖然不及三極Triode好,但只要加上一點負迴授也就可以了。
當時買到Svetlana 的EL509=6KG6, Ei的 EL519=6KG6A, 一支usD 30-比SV6550C 單價USD 20,-貴,但耐壓1000V, 粗勇多了。
Bob用6BM8三極部分放大約50倍,5極部分做3極接法,隨耦cathode follower 後直接交連到EL509工作點300V-100mA。單端機有10W的輸出。
我用Hammond output transformer 仿做一台大恐龍,用來推Harbeth LS-3/5 + extender是絕配。但前端有12AU7放大,容交,才能CD-player直入。
2. Cascode input stage:
cascode線路架構簡單說是兩階段放大,直接上下串接。
第一階段:
下頭的輸入放大是傳統的共陰common cathode,如下圖V1b, 把R14/15當自立偏壓的陰極電阻,把上頭的V1a + R16當成屏極主動方式負載。
第二階段:
上頭的V1a是共柵極common grid放大。
下頭的V1b+R14/15構成主動方式的陰極,透過C12, 第一階段的輸出是跟共地短路的,而交由common grid方式再放大一次,它的負載是R16。
cascode 是整體兩段放大倍數最大,趨近於gm*R16, 交聯電容最少,缺點是輸出阻抗最大。
本文最後貼有英國佬Morgen Jones的詳細分析。
低工作電壓下,6DJ8 gm只有x mA/V,不再是 xx mA/V。
因為B+2高壓是分配給R16以及兩個V1a, V1b, 而R16又要高值, 不好兼顧, 因此採用高gm 高mu ,低工作電壓的 6DJ8雙3極管是合理的選擇。
要傷本的話,兩支417A=5842會更好。
Vab陰極電阻R14/15沒有傍路電容引起的電流負迴授,是由後段cathode follower陰極電流正迴授來補償的。
負、正打平。不過要花一點功夫,找適當的迴授量,調整R14/R15.
我是先拿可便電阻調完再固定。
3.Shunt feed output stage:
shunt feed 要翻譯成 併聯輸出?雙龍吐珠?還是??
把一般output transformer (opt) 換上choke, opt透過C14取得交流訊號輸出。
因此choke跟opt對交流訊號來說,是併聯的,叫shunt-feed。
直流不經過opt,沒有磁飽和的問題。
3.3uF跟opt構成低頻截止,這里約15HZ @ -3dB。
喇叭少有40Hz以下的處理能力,低頻大電流,需功多,實功少,乾脆先砍掉15HZ,電源供應才不會軟腳。
大環負迴授global feedback 的 beta factor=60/10,000=167, 自16 Ohm端大輸出取得。
整體的線路圖
4. 電源供應,用6AS7G 做 series voltage regulation 之前提過,不用再廢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