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Tracking angle 知多少



Tracking angle照理要叫做horizontal tracking angle (HTA),好像也有叫 lateral tracking angle ,有別於vertical tracking angle ( VTA ).

這裡從俗叫tracking angle,只提支點唱臂水平方向的循軌角horizontal tracking angle,不提上下垂直的循軌角 vertical tracking angle。

Tracking angle 知多少?
不知多少會怎麼樣呢?

1.不知道Ttacking angle就不知道Tracking Error多少。連帶的也就不知道Tracking distortion多少。

2.不知道Ttacking angle就不知道 skating force多少,左右聲道失衡多少。

因此Tracking angle是探討唱針循軌的基楚。

本文只說有偏頭角的支點唱臂pivoted off-set arm(radial arm),不提直切唱臂tangential arm。


因為直切唱臂tracking angle等於零,沒甚麼好說它的tracking angle。


 


下圖取自網站,示意直切臂跟支點臂的不同。支點臂pivoted arm他稱做radial arm。


http://www.soundfountain.com/amb/ttadjust.html#INTRO











上圖簡化了支點臂唱針循軌的幾何路徑。

定義沿用一般書上或網路看到的。

紅實線跟虛現代表唱臂。


這裡只畫出支點跟針頭的連線,不論唱臂實際是彎曲的或是折角的,或是純粹直線的。這條直線才是 tracking angle的基準線, 不是指唱臂的中心軸線。



針頭從距離唱片中心 C 的半徑 r 最外側 150 mm標示的M點唱起,順著唱溝向內側移動,示如藍色螺旋虛線,到達 60 mm的 M" 點大約就沒有音樂了,很少唱到65 mm以下的。

代表唱臂的紅色線跟唱溝切線(黑色虛線)所夾的角度定義作
Tracking angle 以希臘字母 theta表示。



這theta角度循著溝槽軌道一直在變化著,因此叫Tracking angle(也有叫Tracing angle的)。



下圖加上一條有折角的紅粗線,代表一般唱臂前頭的唱針桿中心線是向唱片中心偏,不跟OM直線一致,而是跟OM直線有一個offset angle叫做偏頭角 beta。


通常偏頭角循軌時候是固定不變的,當然也有 瑞士佬 提供可以變化偏頭角的唱臂,要價一部車子,據說還要排隊才買的到,這裡不談。


theta 跟beta的角度出入偏差,沒能夠完全抵銷掉的角度,就是error angle= alph 。


因為加了偏頭角theta,有效臂長 l=OM,是要設定得比臂長(l-h)要超出 h , h即是所謂的超距overhang,以便取得整體比較低的誤差角error angle。


要是搞怪設定under hang,沒有偏頭角的正合胃口,有偏頭角的反而火上加油,tracking angle更大,這也很容易證而明之。


為了計算唱針位置(半徑r)移動時 tracking angle theta 的變化,可以先計算 l 線 跟 r 線的夾角 (90 - theta ).


這裡要應用三角形定理公式,如第一個紅色框記。


可以得到計算式:


sine-theta=0.5*r/l + h/r - 0.5*h*h/r*l









計算式sine-theta=0.5*r/l + h/r - 0.5*h*h/r*l


裡含有4個參數,theta, r, l, h


如果要畫變化曲線圖,theta為y軸,r為x軸,勢必要畫很多族群 l, r  的圖,例如個別的l有個別的一張圖,裡頭含有個別的 h。


如果縮減成3個參數,以R=r/l , H=h/l取而代之,就可以畫一張通用於不同有效臂長 l的曲線圖了。


至於如何簡化計算式,有賴天縱英明的高人,好像幾何證明題,天外飛來一條"補助線"迎刃而解。


(高人是Dr. Seagrave 美國加州大學1957年發表的文章)
 


我要設計500mm長臂,關心這一段的tracking angle,計算了page 3到page 6


















結果畫成下圖。


可見overhang 等於零,變化線通過零點,theta隨半徑r 呈直線上升。


提高overhang,唱片內側的theta角度急速上揚,外側緩慢上升,變化曲線像湯匙。


在某個overhang H時變化比較平滑。














常見的臂長250 mm區段,只算了page 7 , page 8, 曲線畫了兩條黑色曲線在下圖,中間估計一條H=0.065 紅線交差了事。


不過變化的趨勢是一樣的。




因此我得到的圖跟網路上的圖(如下),是一致的。







隨著唱針移動r=60-150 mm, 250 mm 的唱臂,它的循軌角度theta都落在 20到24度之間,偏離正切線相當大的。


即使 500 mm的超長臂, theta角也有9-12度。




單靠挑選 overhang是無法把theta角拉低到個位數5度之內的。




10度到20度的theta角引起的內滑力 skating force可以想辦法加抗滑裝置抵銷掉一些,既使不加上抗滑,聽覺上也許還可以容忍,但是偏離正切線的tracking angle如果不加上偏頭角beta把error angle 拉低到個位數, 它引起的distortion失真恐怕是聽覺上無法接受的。


幸好偏頭角不難設定,或著把唱臂灣折一個角度beta或者把唱頭殼轉個角度beta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例如 250 mm唱臂,選擇偏頭角=21.5度,可以畫一條水平紅線,跟選擇的overhang H=0.065


交叉的A、B是null points,沒有誤差角


其餘各點的誤差角度是紅色區塊,一目瞭然,也都在1-2度之內。


把theta角減掉beta角就是error angle。


把theta angle 垂直刻度減掉21.5度就會得到如下的圖。










這樣skating force內滑力雖然依舊存在,但是distortion失真度大幅度減低了。



至於如何挑選最適當的偏頭角beta,超距overhang,說來話長,是另一個題目了。


不過仔細看這theta vs R 、 H 曲線變化圖,答案也就呼之慾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