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Bruno Walter的Mozart










第一次到山景小鎮Mountain View, 好像走進好萊塢西部片的場景,有點奇怪。


路的盡頭,可以看到一抹低低的焦土山脈,會有頭帶羽毛、手舞斧頭的印地安人跑出來嗎?


豔陽一樣高照,停在路旁的卻不是駿馬,呼嘯而過的休旅車也不是兩輪的郵車。


兩旁店家多的是食堂、衣飾店,雖然一樣有山牆,卻少了有彈簧門的酒吧間。


半年過後,第二次造訪,還是勾引起同樣的回憶。大概是以前西部片看得太多吧?




舊金山灣區矽谷往來無白丁,出入有高人。


第3次造訪,這家書店門口還是放著推車,賤賣過期的National Geographic。


Book Buyers店面寬大,進去轉幾個書架、灣角,走道最後頭、右手是Restroom,左手是一小間"密室"。


我說"密室",是因為來了3次,還沒有碰過其它的訪客。


密室4面牆壁除了後頭有一個小門接通私人辦公室之外,全部塞滿老舊的CD、DVD、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絕大部分是熱門搖滾、45轉的8吋片,只有角落最上頭3層櫃子是33轉的Long Play古典片。不過佔不到6呎寬,總計沒有我家裡的多。


我是一次抽出5、6張LP,看看廠牌,多的是Columbia-CBS, RCA-Victor、Angel、DG,少數的Vanguard、 EMI、ARCHIV,再看曲目、演奏者、樂團,找得到的話,看出版年度,合意的挑起來擺一邊。至於片子有沒有磨損,是不用抽出來檢查了,紙套破破爛爛也不用計較。美國佬對待唱片不會太珍惜的,沒沾咖啡就算萬幸了。


不用讓老妻等上20分鍾,我已經挑好二、三十張,可以結帳了。


一般定價2$- 3$最多,很少有超過10$的。




 


 




這張定價2.99$ plus 8%(?) tax,上次在台北誠品書店裡標價 299-NT$,封套一樣破。







這是另一張Bruno Walter的Mozart。


"小夜曲" Eine kleine Nachtmusik(已經有人翻譯正確的"一個小小的晚間音樂",不誤會,但咬舌頭)是生平第一次聆聽管絃樂現場演奏的曲目。


1956年在台北中山堂,台灣大學管絃樂團為我們工學院新生們迎新晚會演奏的。 鍾皎光院長 致訓詞說:


Work while you work, play while you play.


忘了有沒有接"下一句"了。


論音響性,digital CD遠遠超過analog long play record,為什麼還拿著LP不放?


聽過各家的指揮,為什麼特別喜愛Bruno Walter指揮棒下的Mozart ?


最後的3大symphony # 39-40-41, Mozart是在1788年夏天,短短兩個月裡寫出來的,為什麼特別喜愛夾在中間的#40?


為什麼只記得院長的那一句英國諺語,其他一概沒有印象了?


為什麼到矽谷Mountain View卻當作西部片裡的小鎮看?


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