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Myav討論串裡提到diy"長臂猴"跟"大丈夫"超長唱臂,有以下的對話:
原發表者是 wecare
再接再厲
搞個 64 吋的 「跨海大橋」
聲音一定更猛,
要玩就玩到盡
3Q
早就想過了。
20尺以上的長臂會回歸到"無長度臂"。
接近 您主張的超短臂。
但是要先有一間大房子。
我知道wecare一向主張直切短臂,要說嗅不出嘲諷將軍的味道,那是違心之言。
不過我說的也是真話,對不對可以公諸幾位把話當真,有興趣的xtype小郭兄、pcc0513及其他同好參考指正。
1.
有效臂長l=20英尺相當l=240英吋,LP外側半徑r=6吋,根據下圖水平軸R=r/l=6/240=0.025
既使沒用off-set angle=0, overhang=0, 它的tracking angle theta不會超過0.8度。
看看theta=0, R=r/l= 0.025附近的那條H=0的黑線
直切臂我的認知是唱針zig-zag呈Z字型向內側運動, tracking angle不見得永遠是零的。
20呎長臂跟直切臂的水平tracking angle兩者就是半斤八兩了。
20呎長臂可以看做不動如山,臂不臂已經不在乎了。
相似這個tracking angle跟 半徑r的通用曲線,網路上也有,不過沒有說明來歷,刻度粗大。
http://www7a.biglobe.ne.jp/~yosh/sitemap.htm
table of tone arm data裡的第一條
自己推算畫作的經過,貼在 “tracking angle知多少”一文
2.
唱針桿透過damping連接到唱臂,可以比擬汽車的輪子透過懸掛連接倒車體。
車體越重、輪子越輕,道路不平的時候,坐在車裡,越感受不到顛簸不平。
撐竿跳用的20呎長玻璃纖維重量會有幾公斤吧?支撐體跟平衡對重也需要幾十公斤才能夠讓支撐中心點跟質量中心點相當靠近吧?
這樣跟汽車類比,20呎長、重臂,唱針就可以擺脫唱臂的運動,獨立、自由、有效的循軌,發出更高的電壓。
可以說只看到唱頭,沒有了唱臂一樣。
藍色支點附近,不動如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