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6082在一班 之四 (需要變壓器的B電)





完整的線路:







既然沒有變壓器B+1電行不通,那就想辦法找變壓器吧。


之前用光華商場源達賣的MIT,高度不超過 50mm的變壓器 110V// 50-0-50V-45W


限制50mm是因為獨立的 HM電源機殼要內藏,上頭不裝東西,保持平整,已便重疊 amplifier機殼。




因為需要B+1高壓=260V,跟低壓=140V, 會浪費一組整流濾波。











底下的Heaters
串接 120V 可以不用變壓器,上面的B電200 V 每聲道就用4只。








底下 B+2部分 385 V 的電源採用同樣的1只變壓器,做3倍整流。


總共要9只 電源變壓器  110V/100V-45W




 



還有問題是
需要一個 3-poles 2-throw  selecting switch。要可靠耐用。
Digital Voltage Meter最好有4只,不能太醜。

計算一下總發熱量:
燈絲:120V*0.6A=72W
B+1 : 260V*2*0.2A=104W   or    140V*2*0.2A=56W
B+2: 385V*0.05A= 19W      
其他 5W

合計   200 W   or   150W     超熱的。

總重量可能在 15 到 20公斤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日治日據

轉載文章

台灣台灣是清國在甲午戰敗後賠給日本的,不是被日本搶走的。 日本合法取得台灣,所以對台灣的野心於遠大於搶來的殖民地。 日本高規格的把台灣當作本土來建設,甚至要把台灣人變成日本人。 二戰結束時,台灣的各項建設及民生指標都高於日本本土的平均值。 我們不可以感謝日本建設台灣,因為他把台灣當作本土來看待啊! 我們也不可以痛恨蔣介石不建設台灣,因為他把台灣當作反攻復國的基地,一切克難,樣樣將就! 臺灣省新聞處代電 肆拾戍刪新甲字第五七三一號 (不另 中華民國四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行文) 事由:為日據臺灣五十年光復後俗稱「日治時期」有矯正必要應稱為「日據時期」特電轉請查照 公論報、國語日報: 一 准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四組 十一月三日 臺四○改四宣字二六五二號代電開:「一,查臺灣之為日本侵略佔據,自滿清光緒乙未年起至中華民國卅四年光復時止(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歷時五十年,世俗每稱此一時期為「日治時期」,習焉不察,殊堪憂懼。臺灣原隸我國版圖,五十餘年前因甲午戰爭我國戰敗,遂為日本佔據,我乃喪失主權,此係侵略行為武力佔領之所致,如稱此時期為日治時期,不特有眛於日本過去對華之侵略行為,抑且易使臺省同胞泯滅其固有之國家民族意識,實有矯正之必要。二、特電查照,務希嗣後稱此時期為「日據時期」,以正視聽,並請轉知公論、國語兩報為荷」等由。 二 特電轉請查照為荷。 三 本文副本抄送全省各報社、通訊社、雜誌社、及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四組,並刊登公報。 處 長 張 彼 德 《臺灣省政府公報》1951年冬字第41期,頁465(掃瞄圖檔)。   這份公文揭示了幾個重要的歷史真實。我們先簡單說明來龍去脈。首先,這是新聞處發的代電(註解1),以處長張彼德的名義發出,但實際上就是因為接到中央改造委員會的代電而「特電轉請查照」。那麼「中央改造委員會」(註解2)又是什麼?它是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國國民黨「黨內」的核心組織,由其總裁蔣中正主導,於一九五○年八月五日正式成立,蔣總裁遴派的十六名委員包括陳誠、蔣經國、連震東等。該委員會內設七組,第四組負責宣傳。換句話說,一個國民黨內部的組織決定的事情,交由臺灣省新聞處來落實,這是名副其實的以黨領政、以黨領國。所以說戰後臺灣是黨國統治,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例子。   從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該黨將日本統治臺灣看成「因甲午戰爭我國戰敗」,所以臺灣「遂為日本佔領」,完全不顧史實。臺灣是清廷在甲午戰敗之後的談判中,被割讓給日本,日本根據馬關講和條約,在和清廷正式換約後,來領有臺灣,不是該改造委員會所稱「此係侵略行為武力佔領之所致」。日本人領有臺灣的確是靠武力,那是因為臺灣人不願接受被割讓的命運,臺灣底層人民基於保鄉衛土的強烈信念,起而反抗外來強權入侵,撐了四個多月。如果不是被割讓、被朝廷(國家)放棄,如果日本真的是「侵略行為武力佔領」,那麼,清廷應該派官兵來幫忙抵抗、來保衛國土才是,但是沒有,光緒皇帝命令「文武官員內渡」,臺灣人民在沒有國家保護、沒有正規軍隊的情況下,自己拿起武器(很多時候只有菜刀、木棍、鋤頭),對抗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近代軍隊!先民無助的慘烈犧牲,被作此呈現,是對歷史的巧妙曲扭和挪用。   這份公文顯示,戰後初期一般稱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日治時期」。公文說「世俗每稱」,可見當局認為相當普遍;至於實際情況,需要研究方能得知。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是針對《公論報》和《國語日報》而發,或許將來有年輕朋友有興趣整理這兩報使用「日治時期」的情況。臺灣省新聞處不只「特電轉請查照」,還將該公文副本抄送「全省各報社、通訊社、雜誌社」,做得比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所要求的還要多。   新聞處的這個代電,事由是:為日據臺灣五十年光復後俗稱「日治時期」有矯正必要應稱為「日據時期」特電轉請查照。我想,絕大多數的臺灣史研究者可能都和我一樣,並不知道原來民間「俗稱日治」,但在這個時點被「矯正」為「日據」,「以正視聽」。解嚴後逐漸形成的「日治」用法,原來只是恢復「俗稱」!跨越一甲子,不同世代、不同教育之下的臺灣知識人竟然不約而同選擇用「日治時期」來稱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這五十年。   從「日據」到「日治」,臺灣社會走了一條曲折迂迴的路。現在沒有人會幹涉您是否用「日據」或「日治」(註解3),這是在多元社會才擁有的多元表述的自由。但臺灣社會表述的自由是否穩固到「不退轉」了呢?這幾年來,其實是有令人擔心的具體例子。有些跡象顯示,像「日據」這種統治集團規定的用語和相關的史觀正在還魂中。那個「黨國」的魔咒好像又要回來了!如果從「日治」到「日據」再到「日治」,結果又回到「日據」,正好繞一圈,那麼,就要如李喬先生的小說《咒之環》(2010)所預示的,臺灣將陷入無法突破的詛咒中。戰後將臺灣捲入慘烈的國共鬥爭的那兩個黨,在很多方面是很相像的,其中之一,就是都要臺灣人民放棄「俗稱」以及學界自發形成的歷史分期用語。自由何其可貴,何其難以爭取,又何其容易喪失! 誌謝:本文臺灣省政府公報掃瞄圖檔,係李鎧揚先生所提供,謹此致上謝意。 註解1:代電為公文用語,是「快郵代替電報」的簡稱,國民黨統治中國時期,在其統治有效地區,因應未設有電報設備之處,無法傳遞緊急公文,藉快郵來代替電報,稱為「代電」,現在的公文已經沒有「代電」這個類別。 註解2;《中華百科全書》秦孝儀所撰寫的「中央改造委員會」詞條,黨人說黨史,言必稱蔣公,內部觀點,值得一讀。見以下網址: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141&htm=02-017-0637%A4%A4%A5%A1%A7%EF%B3y%A9e%AD%FB%B7%7C.htm 註解3:蔡培火等著《臺灣民族運動史》一書於1971年由自立晚報出版,2000年此書根據葉榮鐘手稿重新出版,作者由蔡培火等人合著改為葉榮鐘一人,書名改為《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出版)。這是採用「日據」比較顯著的例子。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6082在一班 之三 (無變壓器B電)






供電可以不用電源變壓器,直接插頭 110 VAC市電 嗎?




分析一下這樣的線路,可行性何? 會不會打架、火爆?

先看Heater部分:

雙插插座,不保證綠色是火線,粉紅色是水線。
如果市電110VAC是完美的正弦波,沒有像'陳雷公"引起的異常突出高壓,那麼電位變化是在 0V到 110*2.82=310 V之間。

6082規格說,燈絲跟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要超過 +/- 300 V.
因為設計已經考慮過,陰極電位不讓他超過 +300V, 最大跟水線的 0V,也只差 300V,故不成問題。

6SN7規格說,燈絲跟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要超過 +/- 200 V, 而 陰極電位是在於 +160V附近。
(310-160)=+150V,(0-160=- 160V, 也可以過關。

6SJ7規格說,燈絲跟陰極之間的電位差不要超過 +/- 90 V, 這就麻煩了。
我頂多只能把燈絲掛在一串的中間,電位 +150 V附近。可是陰極 是 零電位 0V,還是超過 60V.
這要把 6SJ7另行獨立出來


如果整流加熱就可以串接 6SJ7了。













再看 B+ voltage supply 部分:

上頭是低壓 110VAC橋式整流, 取得B+=140 VDC,正、負端電壓都墊高 +200V之後,D1-2-3-4還有正向的整流作用嗎?


 下面是 Voltage Doubler, 取得一倍的B++= ~260 VDC、但是存在一樣的問題。


結論是:沒有隔離變壓器的Voltage supply 不能用,無解。




1951年日本青年


剛剛看到倫敦奧運打出來的口號:

INSPIRE A GENERATION

想起幾週之前看到攝影家 Mr. Bischof 1951年的報告, 標題是"
Generation X",60年之後,歷經了3個
世代,Generation 已經由 X 進化到 Y ,又渡過了 Z, 回頭開始 A Generation了?

據  Wikipedia
維基解密,X世代 Generation X一詞,攝影界、英國佬、美國人的 解釋分歧,莫衷一是。

其實這跟 X, Y, Z, A 排序無關,純粹是本人無犁頭的說法,玩笑而已:


X世代中的X是由英文字Excluding的字母X而來, 一般寫做eXcluding。有著「被排擠的世代」隱喻, 詳細的出生時間範圍有一說為1965年1月至1976年12月間 。




From Wiki:


As of 2008, the average generation length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25 years, up 3.6 years since 1970.[4] Germany saw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generation length over that time period, from 24 years in 1970 to 30 years in 2008.[3] Conversely, generation length has changed little and remains in the low 20s in less developed nations.[3][5]




我高中化學老師,一提到 日本 就咬牙切齒,不共戴天。這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反應。

希望這
附件筆記不會讓 人有"不舒服"的感覺。
這不是我的本意。



Mr. Bischof 沒有針對這張照片作任何提示。


不過我一眼就看出,這位 唸法律 名叫Goro (五郎?)的學生 正拉開抽屜,翻動小卡片,找書借。


 


大學四年,我是圖書館的常客。


圖書總館二樓是大閱覽室,入口右側靠窗戶有一排像照片一樣的抽屜櫃子。


 


聽說原帝國大學的一樓跟地下室有藏書數萬,可是沒有開放過。


 


想借書的話,就像這樣翻翻卡片,嗅出一點蛛絲馬跡,多抄幾個書名,當作備取,因為熱門的書,往往借不到。


印象裡,好像只有中、英文書,沒有日文書卡。



 



 


 



可以感受到外套棉絨、鈕釦的質感跟做工




 


 





小時候家裡有這樣的水壺,也是鋁做的,一樣碰撞得凹凹凸凸,不過蓋子沒有這樣加強的花飾。




 


 








這種包頭鉚釘,固定鋼架的施工方法,現在恐怕已經失傳了。


1962年在高雄,剛好碰到工作的Formalin工廠搭建鋼架。


架設之前,要先在 工字形、L字形鋼鐵上 鑽好一排排的鉚釘孔。


包頭鉚釘在地上的火爐裡燒到通紅。有位熟手,拿鐵鉗,夾一個鉚釘 喊一聲往上拋,已經架到10高的鐵台上,另一位高手,拿一隻開口皮袋,接收紅通通的鉚釘。


我看要領是,向上要把鉚釘拋過頭,接手要等鉚釘自由落體墜下來的時候再接。這才有充分的時間判定落點接收不掉。


打棒球的第一次來試,未必成功。


鉚釘趁熱打鐵,把另一頭用鎯頭敲緊。


我想 鐵達尼號 遊輪當年也是用包頭鉚丁打造出來的吧。


記得材料力學的翁通楹教授要我們計算過包頭鉚釘的拉力、剪斷力。好像比銲接的強。


 






 



From WIKI:


A rivet is a permanent mechanical fastener. Before being installed a rivet consists of a smooth cylindrical shaft with a head on one end. The end opposite the head is called the buck-tail. On installation the rivet is placed in a punched or drilled hole, and the tail is upset, or bucked (i.e., deformed), so that it expands to about 1.5 times the original shaft diameter, holding the rivet in place. Because there is effectively a head on each end of an installed rivet, it can support tension loads (loads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shaft); however, it is much more capable of supporting shear loads (loads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shaft). Bolts and screws are better suited for tension applications.



有人認為當時的煉鋼技術不成熟,所煉出來的鋼鐵在現代的標準並不能造船,不過冶金專家提姆·費克於1998年將那些由殘骸中取得的船身樣本進行檢驗後,表 示鋼鐵品質在當時並沒有問題,即使在低溫下亦沒有異常脆弱。最致命的關鍵,就是那些用作接合船身的鉚釘,由於鐵達尼號船頭部分空間狹小,不像其他可以用重 型機器來安裝鋼鐵造鉚釘,所以需要以人手來安裝鍛鐵造鉚釘,但其堅固程度不及鋼鐵造鉚釘,所以就加入礦渣來強化,可是過量的礦渣使鉚釘變得脆弱。有幾根鉚 釘從鐵達尼號殘骸中取出,經檢驗後發現有高含量的礦渣,後來委託一家鑄鐵廠製成一批礦渣含量相近的鉚釘,經試驗後證實它們於不足10,000磅(4.54 噸)的壓力下斷裂(鐵達尼號撞向冰山時每根鉚釘至少承受14000磅(6.35噸)的壓力),換句話說礦渣含量超標的鉚釘不能承受強大的撞擊力,它們於遭 受破壞之後,船身接合位就出現裂縫,使海水湧入船艙。


 

 


1945年二次大戰終結,美、蘇冷戰,跟隨而來。世界還是紛紛擾擾,不得安寧。


中國地覆天翻,改朝換代。


19506月爆發了南、北韓戰爭,美國當起國際警察,不料 彭德懷領軍越過鴨綠江國界,殺得老美潰不成軍,鼻青臉腫的退回38度線。國民黨由此偏安海角,戰敗國日本卻因此大發國難財,急速復原。


瑞士攝影個體戶Mr. Bischof就在這樣的時空下,開始做他環球的 Generation X 攝影計畫。


這一期的LFI (Leica  Fotografie International 德國Leica相機廠家的刊物,一年8期,我是老訂戶 ) 登載了一篇當年他到日本之後, 分別跟24歲京都kyoto學法律的Goro (五郎??) 20歲東京Tokyo學時裝的Michiko(?子) 兩位學生,混熟了幾週,拍錄下來轉變中的日本人物。


除了一般淺薄的浮光掠影之外,他做深入的訪談,隨手記錄下來,這種方式是相當罕見的。